中文

文康25周年特辑 | 人在“律”途

2020-05-29
文康资讯 文康25周年特辑 | 人在“律”途
作者 范征
作者: 范征
转发

编者按:

十四年前一个秋日的清晨,范征律师打包了行囊,从家乡乌鲁木齐驾车出发,历时四天半,行驶八千里,到达了青岛,从此在这个城市扎根。这些年来,范律师常常在路上,和很多律师一样,早已习惯了隔三差五便要奔往天南海北。范律师内心细致,喜欢记录沿途风光,分享生活之美。在本文中,范律师分享了他走南闯北的日常,有带病出差的不适、盛夏时节西装革履去开庭的大汗淋漓,也有南国的鸟语花香、边疆的辽阔原野、特色美食犒赏一路疲惫,也一次次见证了国家法治建设的成果,各地在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的日新月异……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连起梦想、现实,接成人生。


做律师这行,难免会经常出差。多年来遇过许许多多的人,经过千奇百怪的事,也走过各种各样的城。

在整理工作日志时,我看着那一个个地名,常常会回想起办案过程中的许多细节和趣事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早年间经办的很多案件已经记忆模糊了,还存有清晰印象的多是近年来的一些业务。为了不使这一份回忆也随风而去,我把一些文字写在这里,权当是几页办案随笔吧。


玉林篇

玉林,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,古称郁林州,四周环山,中部高,向南北两面倾斜;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呈显著的季节性变化,气候暖热,气温较高,热量充足。全市总1.28万平方千米;下辖2区、1市、4县;2018年户籍人口732.73万。(这段来自百度百科,哈哈)。

到玉林办案,源自一个比较偶然的机会。2015年春节前,因为团队同事的时间排不开,我正好还有点空,于是临时受命代理青岛某旅行社,准备起诉玉林某旅行社,索要团费欠款。因为案情并不复杂,我也没有带助理,准备好全部诉讼文书后,就直接出发了。

1_副本.jpg

旅途中的范征

青岛没有直达玉林的航班,我先飞到南宁,然后再坐大巴去玉林。时值寒冬腊月,不巧的是我还感冒了,发起烧来,在飞机上一路昏昏沉沉的。到了南宁,飞机落地后走出机场,由于耳朵和鼻子充血堵塞,我只感觉到处都很安静,人们说话都轻声细语的,不仔细听还听不太清。很快坐上了去玉林的大巴车,100元的价格,每排只有三个座位,堪比高铁的商务座,非常舒适,而且毫无噪音(实际上是我耳朵堵了听不见)。

一路顺利到达玉林,当天时间已晚,收拾一下我就早早休息了。

第二天病情并无起色,我依旧昏昏沉沉地来到了玉州区人民法院。

这个法院是一栋比较陈旧的半圈式办公楼,中间是个天井,没有电梯,但是内部环境非常整洁。我来到立案庭,办事的人并不多,收案法官很有礼貌地接待了我,并且一直耐心地反复向我解说有关立案的要求等(这都怨我那不好使的耳朵!)。最后立案非常顺利,当我心情愉快地走出法院时,才发现冬日南国的天空竟然是如此的蔚蓝!

回到青岛后,我很快收到了玉州区法院承办法官打来的电话,通知已排期开庭,传票随后寄出。这样,两个多月后我又来到了玉林。此时这里已是春暖花开,我病也早就好了,结果这次的感觉明显与上次不一样了。首先是这个城市变得喧嚣起来,显现出一个地级市通常会有的模样(主要还是因为我耳朵不堵了),其次是玉州区法院的人们好像对我比较好奇。上次来可能是我病了没注意,反正当我在法院的露天楼梯上跑上跑下时,不少人都在看我这个来自北方、说着一口普通话的“怪”人,让我感到些许的不自在。

我准时到了法庭,被告代理人是一位当地律师,主审的女法官很年轻。庭审过程中,因为我方委托人的一项关键证据仅有传真复印件,原件早已找不到了,被告代理人对此证据提出了强烈质疑。根据我的经验,通常情况下这项证据就很难被法庭认可了,出乎意料的是,主审法官并没有简单地放过这个事实,她围绕这项证据向双方代理人连连发问,通过双方的回答,逐渐还原了相关法律事实。最后使得整体的庭审过程和节奏把握非常之好,就连书记员的记录也显得那么快速、准确。庭后,当我和被告代理人口头交流时,他甚至表露出了和解的意愿。要知道如果对方一开始就愿意付款的话,根本不会有我来立案开庭这档子事,这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该案主审法官的敬业和专业。

时光飞逝,一审判决书很快寄来了,由于关键证据得到支持,我方全面胜诉。这个结果甚至超出了委托人的预料,该业务的分管副总和我说,当初还担心玉林法院会不会有地方保护,加上我方的证据本来就有瑕疵,他是死马当活马医,没料到真的医活了。

被告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,我第三次来到了玉林。

玉林中院和二审法官同样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,内外部环境之好自不必说,法官也非常专业,二审各个环节(庭前、庭中和庭后)都非常有序,而且全程实现了数字化。最后,凭借着一审胜诉的优势,我方与对方达成了二审和解。对方也很有诚意,在我方委托人还未来得及支付二审基础律师费之前,就非常痛快地一次性付清了全部欠款。

以上就是我三到玉林的记忆。


北京篇

2016年初,团队接了一个涉外信用证案件。经过前期的周密准备,我登上了前往北京的高铁。

一路无话,到达后第二天一早,我立马前往委托人处拿到了立案所需文件,再前往东城区人民法院办理立案手续。由于属于涉外金融案件,立案过程一波三折,足足耗去了一上午时间。从法院出来后,我一路溜达着找合适的饭馆儿,眼光一扫,发现了一家“北新桥卤煮”,貌似还是老店。多年不吃这东西了,尝尝去!进到店里,那叫一个人多,我和几位北京老少爷们混搭着坐下来,要了一大碗卤煮,味道确实够劲!不过南方人肯定不会欣赏这个,光那蒜味恐怕就受不了。吃饱了到附近的簋街再转了转,就愉快地打道回府。

之后,案件在立案环节又几经波折,我只得又跑了好几趟北京,其中一次竟然遭遇了罕见的高铁大晚点,原因是铁路沿途下了暴雪。本来傍晚五六点钟我就可以到达北京,结果到了这个点我还在出发地青岛,最后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次日凌晨了!

案件总算排期完毕,要正式开庭了,此时已是盛夏。就在出发前,我接到了主审法官的电话,特意嘱咐我穿正装出庭,因为该案被上级法院安排为内部观摩庭,要全程录像转播。听罢,我的汗刷地就淌下来了,这可是八月的北京啊!别人穿个大汗衫还嫌热,我还得西装革履去开庭。虽然法院里有空调,但是没有更衣室,我只能在住宿酒店里就披挂整齐前往法院。一路上,行人都在看我,估计他们都把我当成推销员了。进到法庭,看到对方代理律师也是如此装扮,我们彼此都露出会心的微笑。

庭审过程中双方代理人针锋相对,主审法官应该也是在庭前作了充分准备,引导和发问都恰到好处,使得全案法律事实得到了充分还原。由于我方代理团队起诉前的研讨和准备比较到位,虽然面对的是北京红圈大所知名律师,我依然很有底气,相信我们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。

因为案情比较复杂,我之后又陆续参加了三次开庭,最后一次开庭的时间我至今记得很清楚,是猴年的腊月二十七日。随着审判长当庭宣判的声音在法庭响起,我方获得了胜诉判决!怀着愉快的心情,我登上了回青高铁,印象中那年的春节显得格外热闹。

被告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,我又来到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。二中院的合议庭法官比东城法院法官年龄大了不少,一看就很有经验。因为对方没有更换代理律师,彼此对案情都比较熟悉,庭审过程效率很高。二审法官体现出深厚的庭审经验和法律功底,围绕争议焦点让双方代理人各自进行了详细阐述,仅一次庭审就查清了全部案情并让双方的辩论意见得到充分展示。

走出法庭,我心里已经基本有底了。果然,庭后不到一个月,二审维持原判的判决书寄来了!

高兴之后,我又碰到了一个新问题,真可谓好事多磨!被告是一家外国银行,法院判令其支付的是美元,但是东城法院没有外币账户无法收款,而这家银行又坚持只能付款给法院,案件执行至此陷入僵局。我只好又联系东城法院法官协调开立外币账户事宜,几经波折总算成功收款,为该案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。


边疆篇

我们的团队除了代理诉讼纠纷,也做非诉业务。2016年底,我带着团队的同事,会同券商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小伙伴们,在北部中国开展了一次大范围的现场尽职调查。最后两站是内蒙的呼和浩特和新疆的乌鲁木齐。

先说呼和浩特,很多同事都知道我是从新疆来到青岛的,对乌鲁木齐自然是非常熟悉,但是呼和浩特则是第一次去。当我怀着一丝新鲜感走下飞机后,首先感觉到与新疆相似的广袤视野,看上去颇有几分“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”的模样。

3_副本.jpg

新疆独山子大峡谷


由于天色已晚,主人接上我们后直奔餐厅。一进门,我就闻到一股奶茶的清香,仔细一看,桌上摆着一大盆奶茶,看上去与新疆奶茶还不太一样。主人笑着请我们入席品尝,我盛了一碗,首先看其形色,与新疆奶茶样子差不多,也是浅褐色的,但是其中又多了一些东西,仔细看也看不明白,入口一尝,感觉像是奶制品和别的什么东西掺在一起,滋味比起新疆奶茶又丰富了许多。主人看我疑惑的样子,解释说这奶茶里加了奶豆腐和炒米,是内蒙奶茶的特色。接着我们又品尝了当地的牛羊肉和特色菜品,就我个人的口味来说,可谓大快朵颐。

第二天一早,我们分头行动,我搭乘当地分公司一位财务人员的车出去办事。一上车,我就发现这位小姑娘好像很紧张,手紧握着方向盘,神情专注看着前方。路上,后车不知何故鸣了一声喇叭,只见她握着方向盘的手随之一抖,车也向着一侧偏了过去,好在旁边没车,她又及时调整了回来。“好险,这准是一个新手!”,我心里想着,口中不觉说了出来。她听到了,非常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,我只好还以礼貌的“微笑”,心里却比她还紧张几分。好在路途不远,很快到了地方,我的心才随着鞋子的落地一起回到了肚里。

由于时间很紧,我们在呼和浩特只停留了一天,当晚就直飞乌鲁木齐。到达地窝堡国际机场时已是深夜,我们走出机场,上了当地分公司来接的汽车,一路向市内开去。开着开着,我就发现我们的车好像离市区越来越远了,路边灯火逐渐暗淡下来。我疑惑地看向司机,只见他毫无表情,似乎懒得理睬我们。想来也不难理解,谁愿意深更半夜出来开车呢?过了半个多小时,车停到了一个大院里面,我走下车,发现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。好在分公司的领导这时走上前来,我从他口中得知这是乌鲁木齐人俗称的“八钢”,也就是八一钢铁公司。难怪离市区这么远,我之前在新疆时从未来过。耐不住旅途疲劳,我们很快就休息了。

第二天简单吃了早餐,我们投入紧张的工作。快到中午时,主人抱来几个呈灰绿色的网纹瓜,切开招呼我们品尝。同事不识此瓜,漫不经心地拿起一牙咬了一口,只见他立马惊呆了,原来这瓜是如此的甘甜!我是认得此瓜的,名叫“伽师瓜”,外观与一般的哈密瓜不太一样,甘甜则有过之,且耐储藏,可吃到来年初夏。吃完瓜,我们在主人的盛情相邀下,来到一家外观普通的餐馆。喝着新疆特有的免费茯茶,等候午餐上桌。过了好一会儿,伙计端着一个大盘进来了,上面放着一个有底座的圆架子,架子上是十几条硕大的烤肉串,每块肉都有核桃大小,散发着扑鼻的香味。主人向大家介绍,这是新疆近年来很出名的“馕坑肉”,是在烤馕饼的坑里焖熟的,由于锁住了水分,滋味极为鲜美。果然,大家都吃得非常开心,尤其是两个来自东部从未尝过此味的年轻人。只是主人高估了我们的肚量,他点了五公斤肉,大家最后只消灭了一半。好在还可以打包,不至于暴殄天物。

下午,我到当地的维泰大厦办事。一下车,我就震惊了。这一带属于乌鲁木齐的头屯河区,在我印象中是比较偏远落后的城区,几年不见,竟然已经脱胎换骨了。到处高楼林立,马路四通八达,绿植满目可见,夸张点说丝毫不亚于内地二线城市的高尚街区。我和同行的分公司人员打听,原来这几年,乌鲁木齐市重点打造这个城区,致使其发展极为迅猛,房价一路高企到全市最高点,可谓创造了一个西部奇迹。

看着这么红火的场面,我当时就想到,青岛与新疆虽然相距遥远,但是在现今“一带、一路”的大背景下,发展两地之间的法律服务协作也将是大有可为的。

行色匆匆,第三天一早,我们结束了这次尽调,踏上愉快的归途。


微信图片_20200511143857_副本.jpg

飞越天山


至此,我的这篇小文也要结束了。

人在旅途,人在“律”途。

领略异样风景,品味多彩人生。



范征.jpg